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动态 资质领域 服务范围 服务流程 技术实力 联系我们


资质领域
水(含大气降水)和废水
环境空气和废气
土壤和水系沉积物
固体废物
海水与海洋沉积物
生物
生物体残留
噪声
振动
电磁辐射
电离辐射
油气回收
公共场所与室内空气
 
服务范围
土壤检测
非道路移动柴油机械排气检测
环境损害司法鉴定
特征污染物检测
危险废物鉴别
海洋检测
公共场所与室内空气检测
油气回收系统检测
委托检测
环保竣工验收
环境影响评价检测
绿色建筑认证检测

  详细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济南国控断面水质山东第一

“小清河,长又长,山东是个好地方。青山绿水好风光,出产稻麦和高粱……”这首脍炙人口的歌谣曾在齐鲁大地传唱。作为山东省济南市城区唯一的纳污和行洪河道,小清河曾一度变成小“黑”河。如今,经过系统治理,拥有900年历史的小清河终于“名副其实”。

为提高治水成效,济南市成立小清河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指挥部,按照“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的思路,推进“系统治、全面治”,使小清河水质持续改善,彻底告别了劣Ⅴ类水体,成为济南市全力打好碧水保卫战的最好诠释。

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肖红告诉记者:“今年以来,济南市水污染防治再发力。1月至4月,全市国控断面水质排名继续保持全省第一,无劣Ⅴ类水体断面。全市10个国控断面100%达标、100%实现水质类别提升,Ⅰ类-Ⅲ类水体比例达到90%。”

强化顶层设计,高标准推进治水

济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站位、高标准推动水污染防治工作。借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东风,组织编制济南黄河流域暨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开展15区县水环境承载力评估,对牟汶河、小清河等重要河段开展水生态调查,对雪野湖等重点流域开展生态环境评估,巩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成果,释放生态环境容量,扩大绿色发展空间。

今年3月,济南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黄河流域突出水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方案》,以市委、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至各区县党委、政府,聚焦突出问题,高标准推进河道水环境问题解决。

《黄河流域突出水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方案》以解决黄河流域突出水生态环境问题为抓手,要求进一步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持续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

突出问题导向,开展巡查督查

今年3月10日至12日,济南市生态环境局组织10个检查组,连夜开展黄河流域隐患排查行动;4月5日至6日,会同督查办对黄河流域重点区域莱芜区、钢城区进行督导督办;4月24日至25日、5月7日至8日,再次派出7个督导组实地核实,确保百分之百完成整改任务……

从会议部署到实地督导,再到现场观摩,连日来,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全力落实定期调度、挂号销号制度,持续加大巡查检查力度,督导相关单位百分之百完成整改任务,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为进一步促进全市水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巩固流域污染防治工作成果,济南市抽调各区(县)环境管理、环境监察、环境监测人员组成13个精干检查组,对全市65个河流断面水质情况、53家工业企业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148个重点入河排污口、26个涉水资金项目进展以及饮用水水源地、各类专项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等进行拉网式检查,采取明察暗访的方式,找准弱点、短板,并通过视频会议方式对所有薄弱环节逐一移交,逐一编号管理,逐一整改销号。

济南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处处长李计珍告诉记者:“今年以来,济南市先后组织开展了全流域水污染防治交叉检查、污染源达标攻坚行动、黄河流域水环境风险隐患排查等多次专项检查行动,先后6次开展水污染大检查,通过区县交叉检查、暗拍暗访、突击抽查等方式,出动检查人员1400余人次,对发现的问题,逐一进行现场移交,推动问题在一线解决。”

在水质逐渐改善的同时,济南市注重水生态建设。2020年,小清河48公里全新生态景观带惊艳亮相,串联起济西湿地、大明湖、云锦湖、华山湖等多处城市景观。小清河沿线成为聚人气、得民心的泉城新地标。

创新监管模式,坚持河岸同治

人有指纹,各种各样的水体有“指纹”吗?

“济南市在省内率先采用水质指纹溯源分析技术,快速锁定污染源,建立起包括在线监控、追踪溯源、立即整改等环节在内的快速反应闭环机制。”

为加强河流水质监管,济南市在小清河睦里庄、京福路桥、洪园闸、辛丰庄等重点断面建设国标站,对氨氮、总磷、COD、总氮、溶解氧等多项重要指标实施监测。

同时,在小清河干支流断面安装水质在线监测微站。目前,全流域共有81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全方位查找污染源,监控水质状况及变化趋势。

济南市充分利用在线监测数据变化趋势分析,及时、准确、快速判断污染超标情况,重点对国、省控断面进行日分析、日通报、日督办,一旦发现指标超标,立即启动河流沿岸徒步排查机制,力争当日整改、当日见效;建立环保网格员加密巡查断面机制,及时进行溯源排查,锁定污染源头,形成灵活高效的联动响应机制。

市区两级生态环境和水务部门实时联动,区县交叉检查,市纪委、市检察院等部门联动督导,合力解决涉水问题,形成集监测、溯源、管控、执法于一体的“智慧黄河”监管新模式。

为加快推进入河排污口整治,济南市在山东省率先完成全市入河排污口排查监测。通过人工徒步排查,结合无人机、无人船等技术手段,出动无人机1750架次,航拍视频8520分钟,累计排查河道(湖库)110余条(座)。

创新公益组织参与模式,社会公益人员参与排查共计1500余人(次)。他们对近百个间歇排口进行跟踪,摸清排放规律,基本掌握全市主要河湖排污(水)口的分布状况,初步形成排口管理“一张图”,为济南市水生态环境实施精准化、“点穴式”治污提供了基础保障。

济南市将继续以水质改善为核心,以流域污染防治、饮用水水源保护、黄河流域水质保障三大任务为抓手,以城镇饮用水水源地达标为底线,紧抓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机遇,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确保实现从水环境质量达标向水生态环境优良的突破,擦亮济南“山泉湖河城”的生态底色。


 


版权所有 © 山东国评检测服务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