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动态 资质领域 服务范围 服务流程 技术实力 联系我们


资质领域
水(含大气降水)和废水
环境空气和废气
土壤和水系沉积物
固体废物
海水与海洋沉积物
生物
生物体残留
噪声
振动
电磁辐射
电离辐射
油气回收
公共场所与室内空气
 
服务范围
土壤检测
非道路移动柴油机械排气检测
环境损害司法鉴定
特征污染物检测
危险废物鉴别
海洋检测
公共场所与室内空气检测
油气回收系统检测
委托检测
环保竣工验收
环境影响评价检测
绿色建筑认证检测

  详细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狠抓环境治理,山东这样写就绿色发展新答卷

2021年5月,在济南老济钢片区,以老济钢3200立方米高炉为中心,规划总占地面积近680亩的济钢片区中央森林公园雏形已现。不久之后,这里绿地率高达86%,担当起济南东部“绿芯”的重任。

从重工业园区到城市“绿肺”,翻天覆地的变化来自于济南对绿色发展的执着:狠抓环境治理,让城市住民共享城市福利。

01/ “全国十大污染城市”的蜕变之路

从构想到成为现实,济钢片区中央森林公园项目是济南环境治理结出的一颗硕果。纵观最近几年济南环境治理路径,正是以群众所需为出发点一步步精准落子,逐渐走出一条环境改善的蜕变之路。

2017年之前,济南一度成为全国74个城市中空气质量排名倒数前十名的“常客”。在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16年3月及第一季度全国和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及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空气质量报告中,济南与西安、北京、石家庄、邯郸等9个城市被评为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10位城市。

图/2016年3月及第一季度全国和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及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空气质量报告截图

根据报告,2016年3月济南PM2.5月均浓度80微克/立方米,在74个城市中排名第65位;PM10月均浓度186微克/立方米,排名第72位;SO2月均浓度51微克/立方米,排名第66位,三项指标均入围倒数前十名。相比74个城市PM2.5、PM10、NO2月均60微克/立方米、110微克/立方米、47微克/立方米,济南的三项指标明显高于平均值。

民生是最大的工程。此后济南以“稳定退出74城空气质量排名后十位为目标”,举全市之力连续实行高耗能企业搬迁、对“小、散、乱、污”企业进行环保督察、治理等措施,对大气污染进行综合治理。闪电新闻记者注意到,自2017年起,打赢蓝天保卫战每年都被济南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

2018年,济南推出《济南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方案暨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三期)》,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布局力度,优化能源消费结构;2019年,济南市把坚决打好生态环保攻坚战纳入市委市政府“1+474”工作体系强力推进;2020年,《济南市打赢蓝天保卫战暨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考核工作方案》发布,将考核结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作为各级各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参考;而到了2021年,济南印发《济南市2021年大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确定了8大类、48项重点任务、120项具体措施。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济南PM2.5浓度47微克/立方米,比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16年3月80微克/立方米降低接近一半。此外,济南的优良天数比例达到62%,成为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

这期间,令泉城百姓印象深刻的,还有延续59年的老牌国有钢厂济钢在济南的钢铁生产线全部停产,以及2017年冬天全市10.9万户居民彻底告别散煤采暖,用上了“气电代煤”的清洁采暖能源。短短四年,碧水、蓝天、净土渐渐融入济南的日常,成为人们幸福感的一大来源。

图/蓝天白云下的济南燕山立交桥

02/ 超额完成“十三五”目标的背后推力

如果说“泉城蓝”的在线让人们看到了山东省会城市的别致风景,为其积淀了“绿色气质”,那么山东16地全部退出空气质量排名后十位的整体成就,是山东打赢碧水保卫战上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

如今山东全省的空气质量改善成绩单十分亮眼。根据生态环境部今年2月发布的全国168个城市空气质量报告,山东无一个城市进入空气质量后十。此外,根据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公开数据,2020年,山东全省优良天数比例平均为69.1%,同比上升10.4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数平均为8.8天,同比减少4.4天。山东PM2.5年均浓度和优良天数比例较2015年分别改善37%和14.2个百分点,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三五”目标。

图/生态环境部2021年年2月发布的全国168个城市空气质量报告截图,山东无一城市进入空气质量后十

与此同时,山东还取得了另一项令人瞩目的成绩,那就是自从2018年确定“一年全面起势、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优势”总体部署,山东坚决淘汰落后动能、坚决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坚决培育壮大新动能,三年间山东实现了由量到质、由形到势的根本性转变。对很多省市来说,山东无疑提供了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向而行的新路径。

很多人不禁要问,山东是怎么做到的?

“始终绷紧环境保护这根弦,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背水一战的勇气,彻底整治当前环保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快建设生态山东美丽山东。”从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2017年在省环保厅调研时的一番讲话,或能找到山东对环境保护的决心。

记者注意到,针对大气污染防治这一项任务,山东就先后发布了《区域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山东省贯彻落实〈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的若干措施》《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作战方案暨2013-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三期行动计划》等多项措施。这其中,最具魄力的一项是出台实施《山东省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暂行办法》,这也是全国范围内率先建立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制度的举动。

有专家表示,山东省按照“将生态环境质量逐年改善作为区域发展的约束性要求”和“谁保护、谁受益;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实施生态保护补偿,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能有效调动各市大气污染治理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03/ 用环境保护倒逼企业转型升级

事实证明,在做深做透绿色发展的这篇大文章上,山东一直在持续发力,绿色发展已经是山东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中的最大底色。

去年6月,山东省人民政府与生态环境部签署了统筹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彼时,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表示,推动签署部省合作框架协议,体现了山东省委、省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山东省全面落实“两会”精神、坚决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

对山东来说,这更是一次通过生态环境保护倒逼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重大机遇。时至今日,这已成为山东全省上下形成的环保共识的最大公约数,进而抓住每一次关键发展机遇,成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的一大动力。

如今站在双碳时代发展的坐标系上的山东,又开始了新一轮碳达峰碳中和的探索。对山东而言,坚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向而行,前方必是坦途。

 


版权所有 © 山东国评检测服务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7号-1